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总台专访丨援华抗战国际友人柯棣华家人:将继承国际主义精神!

总台专访丨援华抗战国际友人柯棣华家人:将继承国际主义精神

时间:2025-09-14 19:01:29 来源:凶喘肤汗网 作者:唐雅明 阅读:684次

  193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,印度医生德瓦卡纳特·桑塔拉姆·柯棣尼斯跟随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。为了表达援华抗战的决心,医疗队的队员特地起了带“华”字的名字,柯棣尼斯取名为“柯棣华”。在中国的四年时间,柯棣华不辞劳苦救死扶伤。1942年,年仅32岁的柯棣华病逝,长眠于中国。

  在即将于9月3日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,柯棣华的家人将应邀出席。他们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,希望继承柯棣华的国际主义精神,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作出努力。

  柯棣华侄女 苏曼加拉:我们很荣幸,我儿子和他的家人,有机会作为代表团成员访华,参观柯棣华医生在中国工作、牺牲的地方。中国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北京将举行盛大的活动。我们十年前参加过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。

  苏曼加拉的先生博卡也是一位医生,他曾和家人一起访问中国,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柯棣华医生的爱戴。

  柯棣华的亲属 博卡:我们去河北省葛公村曾经的战争前线时,希望找到曾经见过柯棣华医生的人。这位中国老人应该已经八九十岁了,他给我们讲述了这位伟大医生的故事。他边讲边哭了起来,我们听不懂中文,但看到他哭得伤心欲绝,所以你可以理解,柯棣华医生是多么受人爱戴。

  1942年7月,柯棣华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2年夏,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。由于抗日根据地医疗条件太差,有人曾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,他却不顾危险留下工作。

  柯棣华的亲属 博卡:这是一个国际主义精神应如何延续,邻国在危急时刻应该如何相互帮助的故事。我们希望柯棣华的精神永远存在。

  柯棣华侄女 苏曼加拉:我们应该传承柯棣华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。各国应努力追求和平与和谐,保持同情心,以友好方式解决冲突。唯有如此,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。

(责任编辑:狼啸)

相关内容
  • 等待裁决 泰国前总理他信携女儿佩通坦现身最高法院
  • 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《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发展的实施意见》
  • 新疆和田地区发生3.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
  • 秦国文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、省纪委书记
  • 全球资讯:今天 张一鸣又给家乡捐了2个亿
  •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应对疫情进一步助企纾困稳企强链若干措施
  • 德国总理:美欧关系不定 欧洲需要及时作出调整
  •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推进“证照分离”改革取得成效
推荐内容
  • 项昊宇:对石平的制裁也是对日本右翼的警告
  • 黑龙江省实施“五拓展五延伸” 全面拓展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覆盖面
  • 速看:财政部决定发行2023年记账式贴现(二十五期)国债(182天)
  • 湖南发布2021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
  • 涉韩企在华芯片生产,美国提出“妥协”方案
  • 严格落实“铁律” 坚决消除隐患